中国现代抽象艺术先驱萧勤先生逝世 享年88岁,中
已有人阅读此文 - -北京保利2023春拍,黄宇兴《食肉目:熊猫科》以299万元成交,北京保利2023春拍,黄宇兴《食肉目:熊猫科》以299万元成交
对青年艺术家黄宇兴而言,探索与尝试是贯穿其艺术生涯的关键词。
中国现代抽象艺术先驱萧勤,于6月30日在中国台湾高雄逝世,享年88岁。
萧勤1935年生于上海,其父是20世纪中国现代音乐的奠基人萧友梅。他的堂姐是著名女画家萧淑芳,他自述七岁那年收到五姐淑芳从欧洲带回的一盒彩色铅笔,引起了自己对颜色与画图的兴趣,从而决定了一生要走的路子。
萧勤(前右)与父亲萧友梅(后右)、母亲戚粹贞(后左)和妹妹萧雪贞(前左)
1986年,萧勤回到北京,与萧家亲友相聚。
左起:吴作人、萧淑熙、萧淑庄、曾朔、曾绵才、萧醒、萧淑芳、谭美梅、萧淑娴、萧勤
作为战后欧洲及中国艺术的领军人物,萧勤的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欧洲度过。他是战后首位只身闯荡欧美,发表具东方精神抽象艺术的前卫艺术家。20世纪60年代以后,他意识到寻求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开始重新研究禅、道、老庄等东方哲学思想,发展出了有别于西方抽象图式的创作风格,他代表性的符号——圆圈或点,代表着万物无穷无尽的能量。在旅居欧美期间,萧勤创办了影响深远的“庞图国际艺术运动”,也是唯一一位发起欧洲现代艺术运动的华人艺术家。萧勤的画作独特,融合东西方元素与技巧,在商业世界中占据了精神性绘画的一席之地,他的作品被世界各地的重要美术馆收藏。
2012年,萧勤在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下设立公益基金“萧勤国际艺术基金”,旨在创造及推动艺术在世界上对人类精神价值及进化的影响。
萧勤先生浓浓的家国情怀与卓越的艺术造诣,在我们的怀念中永存!
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
2023年7月2日
附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主编朱青生于2018年撰写的《中国抽象艺术的早期发展——写在萧勤中华艺术宫活动之前》一文,以纪念萧勤先生的艺术贡献。
中国抽象艺术的早期发展
——写在萧勤中华艺术宫活动之前
中国抽象艺术的发展,经过了30年,已经取得重大成就。2015年以来,举行了30位资深艺术家的作品展览。通过这次系统的整理工作,中国抽象艺术的两个渊源被提示出来。
中国抽象艺术的渊源之一,是以上海抽象为代表,从30年代开始发展,在1949年以后处于地下“潜行”的发展阶段,到改革开放以后再度复兴。
另一个渊源,就是以萧勤为代表的50-60年代的台湾抽象艺术。这条渊源也与30年代开始的抽象艺术有关联,只不过到了台湾以后并没有演变成潜行,而只是“式微艰难之行”,但是到了萧勤,变成了一次鲜明的复兴,从而成为新时期中国抽象艺术的渊源。
萧勤的作品在80年代及“85美术运动”中已经被大陆充分地意识到,但是当时中国的理论界,或者说是一个刊物,做出了一次策略性的选择,遮蔽了萧勤这条渊源对中国的特别影响,这就是舍萧勤而取谷文达的选择。当时主持《画家》杂志的谭力勤(现在他是美国做新媒体艺术的著名教授)做出一个决定,为了突出谷文达,《画家》杂志把本来已经准备好的对萧勤的全面介绍和展示的版面撤销。当时中国只有四个艺术刊物刊登当代艺术,所以影响极大。在此之后,1986年谷文达的艺术突然走红,形成极大影响,而萧勤在大陆几乎销声匿迹。取谷抑萧的选择,造成了中国抽象艺术界逐步偏向于水墨,而不在抽象艺术的主要方向上进取,这也是抑萧的损失。
虽然在近30年中萧勤陆续地在大陆举办画展,但不够系统,未成规模,这次中华艺术宫的活动是对30年前的一次人为策略性遮蔽进行学术纠正的开始。我们希望能以这次活动为起点,重新来认识萧勤的历史贡献。历史的机遇是不可重复的,1986年的这次遮蔽和忽视已经发生,而今天在中国抽象艺术已经发展到如此壮大的情况之下,追本溯源,却也必要!
之所以要研究萧勤,除了对艺术史的正本清源之外,实际上有两个学术的现实意义。第一个意义是,萧勤曾经在做抽象艺术的同时,对于为什么要做抽象艺术有过一次自觉地陈述,这就是他连篇累牍发表的文字和思考。这些文字和思考,在今天依旧具有当代艺术的公民美育的意义。因为艺术的现代性转换,是对西方的经典艺术和东方的经典艺术的超越,这种超越对于任何一个艺术系统中发展出来的审美价值和创作方法,都需要一次系统地清理。萧勤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所作的清理工作,到目前来看,是中文写作中最系统的一次,所以他的著作应该修订再版,成为公共教育的一个文本。同时,这些文字和思考也是一个艺术家从创作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和体验,这种体验是任何一个学者所不能替代的。
第二,萧勤在一个特殊的政治条件之下(台湾戒严时期)所作的艺术革命活动,是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实验,这个实验就是超文化、超意识形态、超地区性。他是一个中国人,但是他并不是做的中国文化,而是做的国际主义的文化。而国际主义在当时的台湾境遇中,常常会被台湾当时的政治权威解释成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两岸对峙的时代,这个问题极端敏感。但是萧勤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做抽象艺术并不是一个政治目的的选择,而是对现代化过程中任何在地性和体制批判性的超越。如果没有这个超越,就没有现在的全球化意识,就没有今天人类共同的权利与和平的发展。萧勤秉持一个艺术家的良知和敏感,在中国艺术史上显示了一个现代艺术家的品质。这个榜样今天依旧值得我们重新来面对和强调,因为在全球化发展的当下,在整个世界过度民粹化、政治问题化的时候,这种独立的气质和超越的精神,是目前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所需要的重要诉求。
中国的抽象艺术发展正处在蓬勃时期。重新研究和展示萧勤,恰当其时。
朱青生
北京大学教授、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
萧勤先生部分代表作品
萧勤,《希望之光》,布面丙烯,200 x 130cm,1964年
萧勤,《太阳幻觉-1》,布面丙烯,130 x 160cm,1965年
萧勤,《宇宙脉动》,布面丙烯,140 x 290cm,1965年
萧勤,《大悟无言》,布面丙烯,50 x 70cm,1977年
萧勤,《炁-297》,布面丙烯,140 x 110cm,1983年
萧勤,《炁-315》,布面丙烯,100 x 140cm,1984年
萧勤,《超越永久的花园-2》,布面丙烯,140 x 280cm,1993年
萧勤,《超越大限之冥想》,布面丙烯,80 x 110cm,1996年
萧勤,《在永久花园的莎芒妲-2》,布面丙烯,130 x 160cm,1999年
萧勤,《在永久花园的-6》,压克力画布,130 x 160cm,1999年
萧勤《生命力-1》,布面丙烯,110 x 140cm,1999年
萧勤,《大同》,布上亚克力, 200 cm x 480 cm,2012年
萧勤,《神光-16》,布面丙烯,110 x 180cm,2017年
萧勤,《宇宙幻觉》,玻璃马赛克,100x100cm,1961-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