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双年展9大版块策展人解密版块亮点(一)

已有人阅读此文 - -

2023成都双年展9大版块策展人解密版块亮点(二),2023成都双年展9大版块策展人解密版块亮点(二)

他/她们是如何解读各版块的策展理念及作品的?

随着7月16日2023成都双年展在成都市美术馆的开幕,艺术爱好者又将迎来一场视觉与感官的盛宴。本届2023成都双年展以“时间引力”为主题,旨在表达“时间”是瞬间与永恒的辩证,既是历史的回想,也是未来的展望这一概念。

本次双年展分布在成都市美术馆A、B两个展区(成都市天府美术馆、成都市当代艺术馆),由9个展览版块构成,分别是:瞬间永恒、瞻星成梦、存在遥望、空间感知、凝视之思、未来考古、大地回声、心之所向、星链计划,各个版块关注了文化历史、在地背景、日常事件、图像意识、疗愈共生、空间体验、艺术科技等话题。

本届双年展展出了241位来自26个不同国家地区的国内外艺术家的489组/件艺术作品,涵盖绘画、雕塑、影像、装置等丰富的艺术形式,这些精彩纷呈的作品分布在9大版块,策展人是如何将不同媒材表达与多元文化视角的作品纳入各自版块,99艺术网与9位策展人聊了聊,听听他/她们是如何精心策划各自版块的?

瞬间永恒

策展人 

王绍强

参展艺术家名单

白南准、大卫·霍克尼、何多苓、李华生、玛吉·汉布林、庞茂琨、乔治·巴塞利兹、全光荣、隋建国、王冬龄、王天德、韦纳·布文斯、徐冰、许燎源、袁运生、张恩利、郑重宾、周春芽、朱金石

王绍强

Q:

如何解读本届双年展总主题“时间引力”?

王绍强:首先时间是一个极具开放性、包容性的经典的母题。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时间都有着不同角度的认识与讨论。而我们对时间的认知又与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发展密不可分。我们所讨论的时间维度与精确的工业化分工有关、与内在感知有关、与地貌的变迁有关、与生命的起源有关……它可以是以人为中心的量度,也可以是去人类中心的存在。

与此同时,我们每一个人又都存在并介入时间的引力之中。这份时间引力或为抽象的文明的积淀、交融与传承,又或为具象的不断变化生长的城市集群。对于成都这座具有悠久文明并兼融着开放、前沿、多元面貌的城市而言,它自身就是一座时间引力的复合体。

因此,我们在讨论时间的同时,也是在观察并呈现着成都这座城市的历史、现在与未来。换言之,也是在讨论人类所处的一个更大变化的未来的可能性。

“瞬间永恒”版块,隋建国作品展览现场

Q:

成都在文化与经济上的地域特色 ,对此次双年展在策划上有怎样的影响?

王绍强:一个国际性的双年展首先需要有的是在地性的文化意识。因此,在策划本次双年展的主体结构时,我希望能够建立起一种跨越时空的多维度的文化对话。

它可以是一种设想,站在从未来回望历史的视角。在这一视角中,传统并非被单向性地书写,而是通过对未来的前瞻性思考与实践,将古蜀文化与当下多元的数字化、创新型的成都间形成了新的连接。

它也可以是一种对新技术跨界的思考,以艺术想象未知,以地理媒介为模型讨论网络城市化与公共空间的未来。

同时,它还可以是对生态型城市的反思,在“城市返魅”中,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历史与文化的关系,发展与重塑的关系!

“瞬间永恒”版块,周春芽作品展览现场

Q:

总策展人之外,您也是“瞬间永恒”的策展人,您如何看待该版块的主题与总主题之间的关系?

王绍强:“瞬间永恒”是对“时间引力”的其中一种诠释,对立统一的二者包含了我们对时间的深度感知与思辨。恰如罗伯特·麦克法伦在《深时之旅》所写,深层的冰与岩石都是一种时间的介质,当千米之下的冰块于手中融化而岩石长存时,你很难描述究竟哪一种时间的自证更令人动容。

在艺术史中,“瞬间”与“永恒”同样是关于“时间”历久弥新的主题。人们不懈地追求更宽广时间维度的精神共鸣——它可以是时代切片中的个人观察与集体记忆;也可以是个体形象背后所折射的群像的变迁;它怀有真诚的感受与觉知,构成了无法被时间侵蚀的生命感。固然没有作品不受限于材料的脆弱性和行为的局限性,但当创作者将凝结于作品中的思辨、感受,与语言、时代……相融合成为的记忆实体,在霎那间产生了撞击心灵的力量,并延伸成为跨越时空的想象与情感的共鸣时,“有限”似乎成为了通往“永恒”的必经之路。

“瞬间永恒”版块,张恩利作品展览现场

Q:

在选择艺术家诠释“瞬间永恒”有哪些考量与侧重?

王绍强:为了回应主题,在这一单元的作品首先会侧重考量艺术家的重要代表作。

一方面作品本身已经接受了一定维度时间的考量,呈现出相对较长时间跨度的背景;另一方面,作品中所呈现的高度锤炼的精神价值,能够在不同的现场产生新的震撼与共鸣。

与此同时,在选择作品诠释主题的同时,作品与空间的关系也是考量的重点。在本版块的展厅内有大面积的高空间与长而缓的斜坡楼梯,无形中建构了一种可以俯仰间流动的观看体验。于是,作品能否在空间中成立,能否建立起空间的层次感便显得尤为重要。“天、地、人”的空间叙事成为了展厅中作品呈现的重要思路。

“瞬间永恒”版块,徐冰作品展览现场

空间感知

策展人 
张子康

助理策展人
韩昆哲

参展艺术家名单

甘健、黄一山、菅木志雄、姜杰、劳瑞斯·切克尼、理查德·迪肯、刘韡、鲁杨、单凡、邵译农 、沈石京、施拉泽·赫什阿里、斯蒂文·霍尔建筑师事务所、谭英杰、陶身体剧场、王功新、王小松、吴啸海、颜磊、张晓雪、朱锫、朱小地

张子康

Q:

您策划版块的主题“空间感知”和总主题“时间引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张子康:一般来说,时间和空间意味着与物理学相关的两重维度,也代表着人类认知世界的尺度和方式。此次成都双年展的总主题“时间引力”从某种层面来说,即是把与空间有关的概念带入到了时间范畴,而“空间感知”这个主题则以身体、时间、空间三者关系为出发,进一步回应和强化了“时间引力”这一概念。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空间的形式经历着认知范畴的演变,人类对空间的感知也随之超越了传统的物质性,成为人类描述事物、感知事物的认知模式,这种对于“空间性”的探索和思考,既有着历时性的时间线索,也体现出融合了自然、历史、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共时性的特点。两者是一种互为基础、辩证统一的关系,无论抛开哪一个,都无法对另一个展开单独讨论。

而在对空间和时间的认知过程中,有一个始终存在的变量,就是科技。科技不断改变着人们对空间和时间的感知,从蒸汽机的发明,到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科技在不断延伸空间的同时也在不断压缩了时间——现代社会中,人们直观地感受到了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物理距离的缩短,其对于空间的需求也已经从最初的自然之境、庇身之所,向着人类情感和精神需求转变。

在实用性向与精神需求并重的趋势中,人类如何在日常之中感知空间,如何与空间形成新的关系,如何在一种全新的“空间性”中实现人与自身的相处,人与人关系的连接,人与建筑的协适共生,人与社会的相互塑造,都成为我们身处时间与空间之中,希望去感知和体验的内容。

“空间感知”版块,单凡作品展览现场

Q:

请您推荐几个在您策划的版块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此外,在这一版块您选择艺术家的标准是什么?

张子康:本次展览邀请了国内外20余位优秀艺术家参展,例如英国的理查德·迪肯、施拉泽·赫什阿里,日本的菅木志雄,意大利艺术家劳瑞斯·切克尼,国内刘韡、王功新、颜磊、单凡、王小松、陶身体剧场等参与。另外,展览还邀请了国内外优秀的建筑师与艺术家一同进入有关空间议题的讨论,像国内知名建筑师朱锫、朱小地,国际知名的建筑师Steven Holl工作室都参与了此次展览。

这样的构成是经过了多次讨论和多维度的考虑。我们一方面考虑艺术家创作和展览主题的关联,也从双年展的角度去考虑艺术家在地域、年龄、作品面貌之间的差异性,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形成对同一问题的讨论与连接。

英国艺术家理查德·迪肯的雕塑作品形态万千,独树一帜,自1980年代以来便一直是英国雕塑的领军人物,其影响力之广,从迪肯遍布全球的大型公共委托创作中可见一斑,观看理查德·迪肯作品的观众经常会惊叹于他对各种材料的运用和掌控。此次展览展出的《在海上》系列作品,以不锈钢雕塑呈现出起伏的波浪形态,去表现翻腾的海浪和海水涌动的状态。作品通过基底的弧度和不同侧面的曲度将海浪的瞬间凝固,既体现出传统雕塑在造型和形式上的美感,也通过现代工程技术,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巧思与技艺。

理查德·迪肯《在海上》系列作品

菅木志雄是日本“物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创作本身关注的就是物与物、物与空间的关系。这次展览我们特别邀请了菅木志雄先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的《PROTRUSION》系列,这件形似时钟的作品通过中空设计将不同形状的矩形板粘合,一方面在探索物质与周围空间的边界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在提示我们与时间、空间有关的思考。

展览也邀请了像“陶身体剧场”这样具有代表性的现代舞团,以跨媒介的形式进入当代艺术展览的现场,去强调身体与空间之间所形成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舞者一方面通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形成严密的身体控制,另一方面以重复来解构时间,强化和延展观看的过程,从而营造出了一个纯白无垢的真空环境,也彻底打开了舞者能够驾驭的整个场域。

这次参展还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家,包括年轻的艺术家,就不一一介绍了,希望大家可以到现场去感受艺术家们通过艺术创作给观众们带来的空间体验。

“空间感知”版块,刘韡作品展览现场

Q:

这些作品如何体现该版块的策展理念?

张子康:在本版块中,空间感知并不是单独感知艺术作品,而是感知包含艺术作品在内的整个展览空间,融合了视觉、触觉、听觉等身体经验,以及与建筑空间、城市空间、虚拟空间、心理空间有关的材质、氛围与想象中。整个展览空间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感知并非观众的单向感受,观众也是空间的一部分,当观众作为一个个体感知整个空间的同时,这个个体也作为空间的一部分被除自身之外的所有个体所感知。

在展览中,我们通过不同的展陈方式去触发观众与作品的互动,强化展览的体验感和参与感。王功新的作品《2平方米空间》使用外面的闭路电视摄像机拍摄了两平方米的传统砖块墙面,又将这一实时拍摄的画面投射到墙角的背面。观众作为参与者经历外墙的拍摄与内部观看的延迟,通过扰乱和破坏,引起人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经验有效性的思考。

另一方面,展览、作品与观众之间也构成一种开放性的关系,观众可以从展览和作品中获得不同的智识经验,形成放大的审美体验。刘韡的作品《物的时刻》就从表达和理解两端表现出了这样的开放性。这件作品将书球、玻璃钢动物、镜子、铁架、帆布、亚克力等30余件现实中的存在物以一种看似标准测量方式在空间中重组,混淆了对于真实维度的感知,也把宏观的宇宙拉入到我们微观生活的层面。如艺术家所说,在面对一件艺术作品时,我们本也无需用既有的知识系统和日常经验去寻求一种理解他的方式。作品本身即是一种独特的感知与表达形式。

在建筑师部分,现代建筑对于文化遗址的在地实践,对城市空间的理性切分,以及有关公共空间多样性的复合想象,分别从历史、现代与未来三个不同的角度进入人与建筑、建筑与时间、空间有关的讨论之中,与此次双年展的总主题形成呼应。

在体验、参与和开放性的基础上,展览也会更加强调一种持续性的感知。在展览中,空间既是作品的发生场,也以另一种形式参与到作品的生成,而通过展览所形成的审美体验也会随之延伸到整个城市空间之中,这也是双年展之于城市的意义之所在。

“空间感知”版块,施拉泽·赫什阿里作品展览现场

“空间感知”版块,谭英杰作品展览现场

凝视之思

策展人 
冀少峰

策展团队

夏梓、乔杰、张茜、冀枞

参展艺术家名单

布鲁诺·切科贝利、陈楠、陈琦、陈淑霞、邓箭今、丁乙、方力钧、傅中望、郭伟、韩建宇、江衡、李晖、梁宇、刘进安、刘茜懿、马六明、马特奥·巴西勒、孟禄丁、孟涛、沈勤、石磊、汪凌、王广义、王焕青、王家增、魏光庆、谢晓泽、徐文涛、薛松、杨国辛、杨茂源、袁晓舫、张炼、赵能智、郅敏

冀少峰

Q:

您策划版块的主题“凝视之思”和总主题“时间引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冀少峰:“凝视之思”是2023成都双年展“时间引力”的八个版块之一,旨在探讨“看”与“被看”的关系。“凝视”行为建构了“看”与“被看”的主体与对象,产生了“自我”与“他者”的互文关系。同时,“凝视”产生自时间与空间,因此,“主体”、“对象”、“自我”、“他者”这样的物理质量间形成了引力场,也使得“看”的行为过程产生了多元的关联性。西方哲学中,“他者”为将凝视自我主体化,以及将凝视对象客体化提供了可行的阐释。在后现代文化景观的图像时代里,随着观看方式的变迁以及图像自身的变化,对“观看对象”的凝视已经成为一种当下生活的语境。在视觉化的前提下凝视结合了观者的身份意识,视觉性成为重要的策略和新的社会文化逻辑。对凝视的理论研究毫无疑问要回答“如何凝视”的问题,并探讨“凝视”中的时间意识和空间场域。我们如何凝视?被凝视的对象如何反作用于我们?其答案将永远是开放的,答案亦在过去、现在、未来所赋予的时间语境之中。  

“凝视之思”版块,郭伟作品展览现场

Q:

这一版块的艺术家与版块的策划理念是如何产生互文关系的?

冀少峰:“凝视之思”单元以多维度视角回应“凝视”的概念,艺术家以人文的、先验的、个体经验性的视角成为了时代的观察者,时代以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方式回应了这种观察;而当艺术家的观察以作品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艺术家与时代则同时成为了“被观看”的对象,每一位观众则成为真正的“观看者”,由此,艺术作品作为社会性“媒介”,使历史、当下与未来间形成了有效的引力场,而时间与空间在展览的场域中获得了能量上的相互转换。

本单元有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的35位艺术家的自我真诚的思考,透过他们的视觉图像世界对激变的社会现实做出了自我的激情讲述。在整体架构上,既有极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亦有新锐艺术家;既呈现学院派艺术家的状态,亦展现职业艺术家的样貌;既强调当代艺术的在地性特征,亦强调国际性的对话。艺术家们从“50后”到“80后”的年龄跨度则显露出其背后的时代意识与巨变浪潮,“时代的凝视”与“凝视的时代”也流露在作品图像之间,使“看”与“被看”形成了一种非固定的、可以相互转换的空间场域关系。谁在凝视?谁是凝视的发起者?谁又是最终的凝视者?当凝视进入一个不断转换、不断博弈的循环过程,力与力相互对撞,时间向度与空间场域虚实纠缠,“凝视之思”构建的并不是一个静态的展场,而是赋能于艺术家所创造的图像,由此获得流动其间的关于存在与虚无、自我与他者、互补与冲突的,时间语境下直接且有重量感的审视与反思能量。

Q:

请您推荐几个在您策划的版块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及其作品。

冀少峰:凝视之思版块的艺术家都是我们整个工作团队精心挑选的,每一位艺术家都有他们观看这个时代并应对观看的方式,比如方力钧、丁乙,陈楠,沈勤,陈琦等。

方力钧的《2006》,这件雕塑作品中的光头人物形象清晰强烈,大约由一万五千个头像组成了星罗棋布的视觉效果,每一个人物形象均是手捏成型,再铸铜、镀金。这组作品试图呈现艺术的人民性,但艺术家方立钧采取了有趣的、非主题性创作的方式。它既是人民群像的塑造,又被赋予了抽象而热烈的艺术性。

“凝视之思”版块,方力钧作品展览现场(地面上的雕塑作品)  840 × 560 × 32 cm,铜、金箔、钢条、铁板,2006

丁乙的《十示 2022-18》,该作品以“海”为母题,将海的白昼与黑夜、平静与动荡汇聚在画面当中。“海平面”将画面一分为二,下半部分以横线表达粼粼海面,上半部分则通过密集点阵斜向俯冲进海面,构成一种万千气象、斗转星移的动态景观,画面也因此去掉了中心或焦点;在色彩方面,作品的底色在上下两部分做出了微妙区分,动势从上而下落入平静。艺术家通过这件作品试图在“仰视”的视角中探索绘画精神性的一面,即对于自然未知与神秘的瞻仰。

“凝视之思”版块,丁乙作品展览现场  360 × 240cm × 2,椴木板上丙烯木刻,2022

陈楠的《汉字宇宙》,作品由静态与动态视频结合的形式展现。罗盘是现代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人从事空间建筑规划设计的重要工具。罗盘上各圈层间的方位、间隔配合暗含了“磁场”的规律。罗盘的发明与应用是人类对宇宙及社会奥秘探寻的产物。它由极为复杂的文字符号图示与圈层线条组成,是一个以一条轴线所贯穿集合的宇宙观全部信息的超级系统集合,是最古老的信息视觉化建构。本作品通过甲骨文对于复杂圈层罗盘的象征性描绘与解构,从时空的本源揭示远古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概念,建构出了一个具有强烈东方哲学特色的“汉字宇宙”。

陈楠《汉字宇宙》,装置视频,2022-2023年

沈勤的《片石山房之三》,这件纸本水墨作品,是艺术家沈勤尺幅较大的水墨作品之一,园林、山水是贯穿沈勤不同创作阶段的重要母题。“片石山房”这组作品是艺术家游历扬州园林的感怀之作。这座园子不大,里面基本上仅剩一座相传出自石涛之手的叠石假山,可谓是石涛叠石的“人间孤本”。在这件作品的处理上,沈勤没有用以往他处理山水的方式,而是往宋代绘画艺术特征上靠拢,包括在用色、感觉和意境上。同时艺术家有意避开常规的画石头的方法,用一种既不是山水,又不是石头的方法去呈现它。从创作心理出发,沈勤的作品持续关注当代个人在集体社会中的存在状态、探寻个体生命在历史时间中留下的痕迹。

沈勤《片石山房之三》,248 × 93 cm × 6,纸本水墨,2023

《观象》是艺术家陈琦的一件纸雕装置,作品中的 “虫洞”是陈琦艺术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符号,源自于他一次古籍翻阅,被书虫啃蚀过的纸张蜿蜒幽深,细密如丝的繁复线条、孔洞,大小不一。书上的虫洞,既是生命印记,也是时间痕迹,象征万物的生灭轮回。对时间的看法反映出我们每个人的世界观,宇宙观和生死观。启发了艺术家对虫洞无限的想象,多个空间维度在书虫的穿越间连接起来,通过时间隧道,形成宇宙的意义。

陈琦的《观象》,纸雕装置,160 × 26 × 30 cm × 4,2019(2022年湖北美术馆展出现场)

未来考古

策展人 
吴洪亮

参展艺术家名单

陈扬、戴耘、邓筱、蒂姆·乌尔里希斯、焦兴涛、景晓雷、李真、林岗、卢征远、罗敏、娜布其、彭薇、乔瓦尼·托马西·费罗尼、邱志杰、任戎、施慧、苏新平、孙溥键、唐晖、唐明修、UFO 媒体实验室、魏葵、乌苏拉·纽格鲍尔、肖全、小河、徐累、徐勇民、亚当·塞拜尔、翟永明、詹弗兰科·诺塔尔·贾科莫、张永基、郑江、钟飚 

吴洪亮

Q:

您策划版块的主题“未来考古”和总主题“时间引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吴洪亮:未来和考古,让我们第一反应想到的就是一对矛盾关系。对时间的惯性认知有一个绝对性的规律,就是不可逆。但在将来过去时或是过去将来时中找落脚点,是非常有意味的。更何况以艺术的名义对近历史乃至现实的所谓“考古”,当然具有了非常酷的一面。未来考古的版块对于“未”与“古”在时间概念上的不同侧重,更着意于对“未”的理解。为什么呢?因为考古也是为了未来。所以整体上,未来考古的版块分为三大部分,古未来、今未来、未未来。

而本次双年展以“时间”这个概念为母题,肯定不单纯只是一个线性的问题。本身包含复杂多元的意义。考古,回归历史场域语境是一个必要的环节。这里必然和空间发生关联。双年展,在重视当下与国际的同时,也重视在地性的能量。譬如成都这座城市自己的风格特征也是多面向的。它既蕴藏中国古文明的精粹,也非常国际化,同时自由活泼,富有当下的时代张力。年轻态是成都今天最大的吸引力。“未来考古”版块作为今年成都双年展的主题之一,也从在地性出发,感受这座城市历史文明和当下未来;感受这里的生活、艺术、人文气息;感受成都的多维发展。

“未来考古”版块,邱志杰作品展览现场

Q:

请您推荐几个在您策划的版块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及其作品。

吴洪亮:施慧《一千年以后》(宣纸、纸浆),《书非书》(棉线、木);

唐明修《游方之外》(脱胎大漆);

苏新平 《新千里江山图》(纸上铅笔、综合材料);

蒂姆·乌尔里希斯(德国)《无法呼吸》(装置)。

Q:

这些作品如何体现该版块的策展理念?

吴洪亮:艺术家施慧的作品,《一千年以后》。这是对上古文明的发问,远望像随意摆放的白色巨石,凑近看,纸浆打造的“巨石”上镶嵌的文字书法和典籍,用温和亲切的姿态唤起观众对于历史与未来更趋哲学性的思考。《书非书》,是以上古时期的“结绳记事”为灵感,以传统纤维为媒介,来重新去演绎汉字、书法。在展览的古未来部分。纤维材料的棉线与时间线性的特征呼应。同时,通过错节、缠绕、编制的制作,形成了从文字的阅读性到图像逻辑的观看性的贯通。这其中,也是历史与当代的衔接。

“未来考古”版块,施慧作品展览现场

唐明修是我国传统漆艺当代表述的重要艺术家。《游方之外》是一件黑色的脱胎大漆作品,曾在北京故宫午门展出,具有一种非古非今的巨大能量。纯黑色的深邃“玄之又玄”,仿佛让我们触碰到了“众妙之门”。作品名称本身也表达了对时间、世界的感知。中国道家的时间观讲“恒道”。时间的永恒定性,游离于有限之外。

“未来考古”版块,唐明修作品展览现场

《新千里江山图》是艺术家苏新平的新作,画面从一只铅笔在白纸上涂画的开始,通过笔痕层层叠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叠加的创作痕迹在纸面形成了的图像,其意义也浮出水面。通过碎片化的图像拼接,艺术家苏新平拆穿了建构真实世界的底层秘密,一些看似真实的图像结果,不过是在某种视觉范式下被虚构出来的内容,好像只有铅笔划过纸面才是时间真实存在的证据。而且这一次苏新平院长还将平面作品进行了空间化的衍生。不只是要求将画作置于折角处展出,更重要的是将上一届成双标志性的行走的人形象等以缩微的状态融入画面。远观气象似“千里江山”,近可玩味“一花一世界”。

“未来考古”版块,苏新平作品展览现场

时间概念的复杂性,与人的生命、自我感知相关。这也是德国艺术家蒂姆·乌尔里希的装置《无法呼吸》传达的。这件作品在时间意义上的表现,是通过电流使环绕排列的椅子像是在风中摇曳,从而表达出生命于时空徘徊中的感受。同时,也使得作品有了“活着”的生命意味,成了这个展区一个轻盈的秤砣。

“未来考古”版块,蒂姆·乌尔里希作品展览现场

相关新闻

金桥碧云美术馆馆藏展“典藏当代”——管窥中国当代艺术的切片 一场回溯传统 感触当代的视觉盛宴,“复始——后传统艺术季”开展在即! 「松」新展 | “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条线索” 2020内地春拍:现当代艺术热点聚焦 谷文达:个体艺术家的信仰、胆略、挑战和建立 新作聚焦“光线",丁乙个展在科隆DC OPEN画廊周开幕 爱丽丝奇幻记 德国收藏家埃里希马克思99岁辞世
相关文章!
  • grgtr 全球化与当代艺术的浮沉——2000年以后的中国当
    - 阅131

    舒群:珠海会议始末,舒群:珠海会议始末 前尘往事成云烟...... 不同于传统绘画或者以审美为倾向的现代主义,中国当代艺术从诞生起就与社会事件保持了紧密联系,这样的关系在200...

  • grgtr 第十届艺术深圳志愿者招募,第十届艺术深圳志愿
    - 阅141

    第十届艺术深圳公布参展机构名单,第十届艺术深圳公布参展机构名单 本届博览会汇集了来自16个国家及地区、33座城市的83家优质艺术机构,以重量级参展阵容亮相。 第十届艺术深圳将...

  • grgtr 奈良美智《不行就是不行》首登拍场!10月6日亮
    - 阅105

    白日梦中游——探索稚趣之境,白日梦中游——探索稚趣之境 在上海久事美术馆,9位艺术家,55件作品,以“周日餐桌”“ 伴我同行”“ 魔法城市”“ 梦境花园”“ 奇妙自然”5 大板...

  • grgtr Today Works|全新沉浸式互动画剧展“遗失的几米世
    - 阅78

    聂荣庆:“隐语之书”与昆明当代美术馆, 张晓刚故乡首次个展“隐语之书”与昆明当代美术馆 2023年7月20日,“遗失的几米世界”沉浸式互动画剧展(世界巡回展)首展于今日美术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