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湖北与各地文物的合璧:见证合力抗疫_新宝
已有人阅读此文 - -莫高窟开启云游参观
中华古玩网是专业的古董收藏、古董鉴定、古董专场、古董交易、古玩收藏、古玩鉴赏、古玩鉴定、古玩交易、字画专场平台。有最及时有效的投资动态和古玩市场行情。提供钱币、字画、瓷器、玉器、铜器、木器等古董交易。提供全面的专场信息和博览会信息,是艺术品投资、淘宝捡漏的好去处,有中国最大的网上古玩城和古董交易平台,交易安全可靠服务专业。
原标题:看湖北与各地文物的“合璧”:见证合力抗疫,血脉相通
记者 黄松
曾侯乙编钟的千古绝响,越王勾践剑的锐利锋芒,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的独特魅力,古人类郧县人的远古足迹……这些藏于武汉的文物,记录着楚地文化,也书写着文化的交融。在“新冠疫情”之下,微博上陆续出现了将湖南省文物以其他博物馆的文物“合璧”送出祝福的海报。
这些祝福海报都源起中国文化,其中湖北省博物馆最重量级别的曾侯乙编钟对应甘肃礼县博物馆的“秦子”青铜甬钟;越王勾践剑对应浙江省博物馆的越王者旨于�剑。海报的制作方“耳朵里的博物馆”团队告诉澎湃新闻:海报不只是为了表示文物样子相近,更是传达文化同源、血脉相通。如今因为疫情,人和人、城市和城市隔开了,在特殊的情况下,用文物合璧的形式激发凝聚力。
左:金凤纹帔坠 河南博物院; 右:金帔坠 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位于武汉东湖之滨,作为楚文化的发源之地,湖北省博物馆现有藏品24万余件,包括曾侯乙墓为代表的青铜器,春秋中期楚墓到汉墓出土的大量漆器,以及曾侯乙墓、郭店楚墓、望山楚墓、包山楚墓、云梦秦墓出土的大量竹简,梁庄王墓、郢靖王墓出土的藩王文物。其中郧县人头骨化石、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和元代青花四爱图梅瓶被誉为湖北省博物馆的四大“镇馆之宝”。
左:四爱图梅瓶 武汉市博物馆;右: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南京市博物馆
2月6日,苏州博物馆官方微博发出了一张海报,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与苏州博物馆馆藏的吴王夫差剑“双剑合璧”,并配文“ 几千年以后,‘仇敌’变亲故,为武汉加油”。
2月6日,苏州博物馆发出了一张海报,将越王勾践剑与苏州博物馆馆藏吴王夫差剑“双剑合璧”,为武汉加油。
在全国驰援武汉、共抗疫情的当下,2月8日,“耳朵里的博物馆”推出“全国文物写给湖北的‘情书’”,将湖北省博物馆在内的湖北地域的馆藏文物与其他博物馆的相关文物在图像上“合璧”,以传递出对湖北的祝福和齐心抗疫的决心。国家文物局官方微博@中国文博也发出了“#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活动”的倡议,在微博平台与全国博物馆组织开展以文物传递祝福接力活动。并以现藏于金沙遗址博物馆商周时期“太阳神鸟金饰”,表达了神鸟绕日、万众一心、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馆等陆续加入接力。
@中国文博发出“神鸟绕日、万众一心”的祝福
湖南博物馆借《诗经》出征曲,共同战“疫”
吴越文化与“越王勾践剑”:为楚地合力阻击疫情
2017年夏天,苏州博物馆“大邦之梦――吴、越、楚青铜器特展”中一把剑身近格处铸有铭文两行十字:“攻��(吴)王夫差自乍(作)其元用”,这把通长58.3厘米的春秋晚期、镶嵌的绿松石青铜铸剑与湖北省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展出,这也是越王勾践剑与吴王夫差剑首次合璧展出,苏州博物馆藏吴王夫差剑来自于2013年苏州博物馆征集的吴越青铜兵器58件中的一件。史书上记载的“吴越争霸”的故事也在两千多年后在以文物展出的形式重现。
苏州博物馆“大邦之梦――吴、越、楚青铜器特展”中展出的夫差剑,被认为目前国内外同类剑中品相最完好的一件。 图片来自网络
夫差剑上的铭文。 苏州博物馆 图
也正是这样的前因,此次苏州博物馆将越王勾践剑与吴王夫差剑在海报上再次合璧、表达共同抗击疫情的信心。而相比苏博的吴王夫差剑,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的越王勾践剑自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一出土就轰动世界。作为春秋晚期铸剑技术的杰出代表,越王勾践剑剑长55.7厘米,剑首向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有十一道同心圆圈。剑身满布菱形暗纹,剑格两面分别镶嵌蓝色琉璃和绿松石。剑身近剑格处刻有两行八字鸟篆铭文:“越王鸠浅自作用剑”,“鸠浅”即勾践。
湖北省博物馆藏越王勾践剑 (局部)
澎湃新闻记者曾在湖北省博物馆看到过这柄剑,记忆中这是一柄工艺精美到无与伦比的青铜剑,不仅代表了当时吴越铸剑技术的最高水平,且刚柔相济,至今看来都无法超越。而且越王勾践剑深埋地下2400余年,据说1965年出土时竟寒光醒目,毫无锈蚀,剑刃锋利到20余层纸一划而破。
湖北省博物馆展出的越王勾践剑。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图
一把越王的剑为什么会出现在楚墓?这也曾引发过猜测,其实吴越之剑的出土地很少是在古代吴国和越国的领地范围内,经常在楚国、晋国的领地范围内出现,这是因为春秋时期吴晋、越楚联盟的出现。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勾践自会稽归七年”,听从大夫扶同的建议,在外交方面采取“结齐,亲楚,附晋,厚吴”的方针。在实施“亲楚”外交时,很有可能将心爱的青铜剑作为重要礼物送给楚国。据记载,勾践的女儿嫁给了楚昭王,她的儿子就是楚惠王,所以这把剑很可能作为陪嫁品流入了楚国,勾践也许是把“勾践剑”当作嫁妆献给了楚王,以取得楚国支援。可见这柄越王勾践剑在当年来到楚国就有驰援的含义,今日解读更添一层意义。
越王勾践剑十一道同心圆。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图
而在“耳朵里的博物馆”制作的海报中,越王勾践剑与浙江省博物馆的越王者旨于�剑“合璧”。这源于越王勾践剑也曾在2019年6月在杭州浙江省博物馆展出过15天,这也是继2017年后,越王勾践剑再一次、也是至今为止最近一次走出武汉。
左:越王勾践剑 湖北省博物馆;右:越王者旨于�剑 浙江省博物馆
越王者旨于�剑(读作越王诸稽与夷剑),剑主越王者旨于�,即《史记》记载的越王勾践之子��与。或是因为勾践有“卧薪尝胆”等故事“加持”名气太大,掩盖了儿子,所以史料中对��与和越王者旨于�剑的记载都很少,此剑也就不像越王勾践剑那么闻名。
在��与在位的6年(前464――前459年)中,冶师为他精铸了一批兵器,仅青铜剑目前就有多把发现,而保存最为完好的就是浙江博物馆所藏此剑,同样历经2400多年,依旧不锈不蚀、寒芒泠泠,且剑鞘齐全,缠缑完整。
这柄越王勾践儿子所用宝剑,是青铜专家马承源先生1995年10月在香港一古玩店发现的,后在杭州钢铁集团出巨资襄助下,1996年初浙江省博物馆成功征得这件流失的国宝,使之回归越国故里。2019年也是浙江省博物馆建馆90周年,父子之剑在西湖边同时展出,也表达出历史的传承。
越王者旨于�剑 浙江省博物馆藏
在“耳朵里的博物馆”团队看来,剑是锋利的武器,利刃可以斩破敌军,希望剑可以斩破病魔。在当下无论是越王勾践剑与吴王夫差剑“仇敌变亲故”、还是与越王者旨于�剑“父子合力”,也都借助剑传递出“逆行者”的勇气。
待疫情过去,礼乐共筑、羽觞相约
在湖北省博物馆还有一件礼乐重器――曾侯乙编钟。这件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编钟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拥有迄今所知最为完整的周代乐音系列及其乐律称谓体系,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打破了过去认为十二律是古希腊传来的说法,改写了世界音乐史。它的发现也在考古学、历史学、音乐学、科技史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湖北省博物馆展出的曾侯乙编钟。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图
且在曾侯乙编钟的钟体、钟架和挂钟构件上,共有3700多字铭文。这些铭文不仅标注了各钟的发音律调阶名,还清楚地表明了这些阶名与楚、周、齐、申等各国律调的对应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
曾侯乙编钟细节图。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图
与曾侯乙编钟“合璧”的是甘肃礼县博物馆的“秦子”青铜甬钟(公元前770―前476年),缘何选择这两件文物,“耳朵里的博物馆”团队告诉“澎湃新闻”:“‘秦子’青铜甬钟是甘肃礼县大堡子山墓地的祭祀乐器坑出土,它和湖北曾侯乙墓一样都是大墓,‘秦子’青铜甬钟是目前发现秦国乐器中出土最早、最完整的一套。甘肃东部是秦文化的发祥地,这说明早期秦文化虽然地处边陲,但依然深受中原影响,崇尚礼乐之风。两者公元前5世纪中国文明的一个璀璨的缩影,都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也是遗址的一个相互对应。”
左:曾侯乙编钟 湖北省博物馆;右:“秦子”青铜甬钟 甘肃礼县博物馆
除了位于武汉的湖北省博外,湖北荆州博物馆有一件彩绘龙凤纹漆耳杯与湖南省博物馆有一件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一件漆器耳杯对应。这两件文物相对,除了器形相似外,还因为在“一对一”支援中,“湖南包荆州”。所以将湖南省博的文物与湖北荆州博物馆的对应出现。
西汉 ・ “君幸酒”云纹漆耳杯 湖南省博物馆藏
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出土的漆器耳杯为椭圆形、小平底,底部以黑漆书“君幸酒”三字,即“请君饮酒”之意。口沿外部及两耳上以朱、赭二色绘几何云纹,耳背面朱书“一升”二字表示容积。
“耳杯”还有一个更美的名字――羽觞。其名之由来,一说是因其形状似爵(雀),两耳像雀之双翼;一说是杯上可插羽毛,有催人速饮之意。这种器形状古时用于盛酒或盛羹。据汉代文献《盐铁论》记载,一杯用百人之力方可制成,故价格十分昂贵,一个漆杯的价格甚至相当于十个铜杯。作为饮食器皿,漆器比青铜器更具优越性,为宫廷及贵族官僚所爱好。
左:云纹漆耳杯 湖南省博物馆;右:彩绘龙凤纹漆耳杯 湖北荆州博物馆
此外,在“耳朵里的博物馆”团队制作的文物祝福海报中,还将武汉博物馆藏的“中国人民”铜镜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中国大宁”铜镜重合。虽然这两枚铜镜中,铭文“中国”与现在所说的“中国”含义有些许不同,但分藏在武汉和北京的两枚铜镜同样表达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自古以来企盼国家昌盛和平安的愿望。
左:中国人民铜镜 武汉博物馆;右:“中国大宁”铜镜 国家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还有一件明梁庄王墓出土的明代金锭上写有“永�肥�七年四月 日西洋等��I到八成色金壹�V五拾两重” 的字样。该铭文明确说明金锭是郑和于永乐十五年出发的第五次下西洋期间时所带回来的金子为原料制成的,为皇家所用,该金锭出土于明梁庄王墓,应该是皇帝赐给梁庄王的。虽然目前金锭的存世量很大,有与“郑和下西洋”相关记载的却少之又少,甚至被认为仅此一件。与之对于的是2017年发现的四川眉山江口沉银遗址出土的金锭,其对应人是张献忠。两件金锭的合璧,也是郑和和张献忠的一次隔空对话。而天南地北、千里万里的相近文物,也代表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象征着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左:金锭 湖北省博物馆;右:金锭 @江口沉银遗址出土
其实“耳朵里的博物馆”并非是官方机构,主要致力于青少年博物馆教育,过去寒假和春节的假期是家长带着还在走进博物馆最好的时候,但因为疫情,博物馆准备的文物大餐就只能在线上感受了,“耳朵里的博物馆”也在线上推出了免费直播课和公益课。
受到微博上“给热干面加油”海报的启发,“耳朵里的博物馆”的新媒体团队以文物为主题。将湖北省的文物与各地文物组合,并加上祝福鼓励的文案,让大众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耳朵里的博物馆”团队说,海报不只是为了表示文物的样子是相近的,更是传达,我们文化同源、血脉相通。中华民族渊源流长,五千年来从未间断,这是对国家文化的认同。“这种认同感和凝聚力在当下非常重要。因为疫情,人和人、城市和城市、省和省都是隔开了,在特殊的情况下,用文物合璧的形式激发凝聚力。”
左:玉瑗 湖北省博物馆;右:勾云纹玉瑗 山西博物院
鎏金银青铜蟠龙纹壶 河北博物院;右:铜壶 湖北省博物馆
如今,各家博物馆也陆续在微博上转发祝福,并附上自己的文物,其中沈阳博物院以湖北省博物馆的光绪粉彩荷花杯,并配上自家的玉荷叶水洗,并抒情地写下,“黄鹤楼前风荷欲举,凤凰楼上玉叶翩跹”,同时还霸气的以“黄钟大吕”感谢奔赴前线的医务工作者。
沈阳博物院微博将以湖北省博物馆的光绪粉彩荷花杯,并配上自家的玉荷叶水洗
湖北省博物馆展出的光绪粉彩荷花杯。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图
文博爱好者也留言说,武汉不仅仅是一座城,是云梦大泽,是吴�Q楚差,是江汉平原,是帝高阳之苗裔……是穿透光阴的记忆与凝视。
来自汉景帝阳陵博物馆的祝福
文物承载了历史,记录着一个国家的过去,也记录我们从哪里来,如何成就如今的中国。以文物祝福湖北,祝福中国,也为中国人民祈福。待疫情过去,愿曾侯乙编钟再次响起。
来自苏州博物馆的接力祝福
, D-COLOR: rgb(255,255,255); TEXT-INDENT: 0px; text-size-adjust: 100%;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text-decoration-style: initial; text-decoration-color: initial'> 受到微博上“给热干面加油”海报的启发,“耳朵里的博物馆”的新媒体团队以文物为主题。将湖北省的文物与各地文物组合,并加上祝福鼓励的文案,让大众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耳朵里的博物馆”团队说,海报不只是为了表示文物的样子是相近的,更是传达,我们文化同源、血脉相通。中华民族渊源流长,五千年来从未间断,这是对国家文化的认同。“这种认同感和凝聚力在当下非常重要。因为疫情,人和人、城市和城市、省和省都是隔开了,在特殊的情况下,用文物合璧的形式激发凝聚力。”左:玉瑗 湖北省博物馆;右:勾云纹玉瑗 山西博物院
鎏金银青铜蟠龙纹壶 河北博物院;右:铜壶 湖北省博物馆
如今,各家博物馆也陆续在微博上转发祝福,并附上自己的文物,其中沈阳博物院以湖北省博物馆的光绪粉彩荷花杯,并配上自家的玉荷叶水洗,并抒情地写下,“黄鹤楼前风荷欲举,凤凰楼上玉叶翩跹”,同时还霸气的以“黄钟大吕”感谢奔赴前线的医务工作者。
沈阳博物院微博将以湖北省博物馆的光绪粉彩荷花杯,并配上自家的玉荷叶水洗
湖北省博物馆展出的光绪粉彩荷花杯。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图
文博爱好者也留言说,武汉不仅仅是一座城,是云梦大泽,是吴�Q楚差,是江汉平原,是帝高阳之苗裔……是穿透光阴的记忆与凝视。
来自汉景帝阳陵博物馆的祝福
文物承载了历史,记录着一个国家的过去,也记录我们从哪里来,如何成就如今的中国。以文物祝福湖北,祝福中国,也为中国人民祈福。待疫情过去,愿曾侯乙编钟再次响起。
来自苏州博物馆的接力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