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宝6平台官网注册_浙博展135部历代印谱 从汉晋
已有人阅读此文 - -10月16日至10月30日,西泠印社联合浙江省博物馆、浙江图书馆、南京图书馆、香港松荫轩以及其他公立机构和印谱收藏名家,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三楼书画厅)举办“朱蜕华典――中国历代印谱特展”,集中展出135部珍贵印谱,向观众展示印谱这一特殊古籍的文化和艺术魅力。与此同时,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朱蜕华典――中国历代印谱特展图录》与展览同步发行。新疆多处文物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古玩网是专业的古董收藏、古董鉴定、古董专场、古董交易、古玩收藏、古玩鉴赏、古玩鉴定、古玩交易、字画专场平台。有最及时有效的投资动态和古玩市场行情。提供钱币、字画、瓷器、玉器、铜器、木器等古董交易。提供全面的专场信息和博览会信息,是艺术品投资、淘宝捡漏的好去处,有中国最大的网上古玩城和古董交易平台,交易安全可靠服务专业。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印谱作为辑录玺印和篆刻作品的文献载体,滥觞于北宋,至明隆庆年间顾氏《集古印谱》始风靡于世。印谱的产生与发展,其内容与形制的构成及演变,与篆刻艺术的传承、尤其是文人篆刻的发生和明清篆刻流派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是印学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泠印社作为国际印学重镇,藏品颇丰,其中尤以望云草堂旧藏明清印谱闻名海内,多受同好推重。近几年来,西泠印社对印谱关注渐多,先后有《中国印谱史图典》《中国珍稀印谱原典大系》付梓。“中国印谱史与印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和“朱蜕华典――中国历代印谱特展”的举办,必将进一步推动印学研究的交流与发展。
《范氏集古印谱》
《顾氏集古印谱》
本次特展展出西泠印社藏品82部,国内公共收藏机构如浙江省博物馆、浙江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宁波天一阁、君��艺术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紫竹斋等藏谱计34部,松荫轩、宝甓斋、艺友斋、平湖玺印篆刻博物馆、步黟堂、秋水斋、见明楼等名家藏谱计19部。展线主体以印谱通史和印谱主题为纲,将实物与文字、图版相结合。同时面向广大观众和古典文化的爱好者,在展览期间特意开设印谱钤拓、制作的观众体验课程。展览图录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发行。
《汉晋印章图谱》内页
《历代名画记》
《石鼓斋印鼎》
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朱蜕华典――中国历代印谱特展图录》与展览同步发行。全书以“历代印谱发展分期(印谱史)”“主题印谱”“锌版印谱”三大主线展开,通过印谱、印蜕、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最全面、最直观地向读者展现丰富的印谱发展全过程。
图书内页
图书内页
历代印谱发展分期(印谱史)按照时间顺序分为“滥觞时期・唐至明中叶”“定型时期・晚明”“全盛时期(雅玩时期)・清初至清中叶”“全盛时期(学术考据时期)・清中叶至清末”“全盛时期(推广研究时期)・清末至民国”五个部分展开,对全面了解印谱发展史有较为清晰地认识。
主题印谱板块按照民国时期最具影响的印谱辑拓者分为“西泠四家”:丁仁、王福庵、吴隐、叶为铭;“浙西四家”:丁仁、葛昌楹、高络园、俞人萃;张鲁�Q辑拓印谱和“宣和印社”方节庵四部分。
在最后板块,详细介绍近代锌版印谱制作的新工艺,收录部分锌版原物,使读者对锌版的钤印工艺一目了然。
全书总计收录印谱一百七十六部,涵盖西泠印社、国家图书馆、浙江省博物馆、浙江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君��艺术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紫竹斋等公家收藏机构,同时又有松荫轩、宝甓斋、艺友斋、平湖玺印篆刻博物馆、步黟堂、秋水斋、见明楼等私家所藏精品印谱数十种,可谓蔚为大观。
《松谈阁印史》赵叔孺跋
书中收录印谱中有南宋王俅编著的《啸堂集古录》,首次将玺印归属于金石学著录一部分。明代顾从德编辑的,目前存世最早的原钤印谱《顾氏集古印谱》。被视为篆刻的教科书的明代徐上达的《印法参同》。首部印人集体篆刻汇编印谱,明张灏编集的《承清馆印谱》。此外有明清印人篆刻作品集结的“三堂印谱”――《学山堂印谱》《赖古堂印谱》《飞鸿堂印谱》。清汪启淑编集的最早的铜印主题印谱《汉铜印丛》和所见印谱最小者《锦囊印林》。清代考据学的兴起也带动了一批印谱的辑成,如清代吴云辑玺印《两�轩印考漫存》,吴式芬《双虞壶斋印存精萃》,罗振玉辑录的最早唐宋官印主题印谱《隋唐以来官印集存》等。民国时期一大批主题印谱的集结也收录此书中,《宋元明犀象玺印留真》为葛昌楹辑宋、元、明犀角象牙印谱,陈巨来初学元朱文印时从吴湖帆家中借得此谱,研读数年终成就其元朱文地位,而《�U斋印�狻芳�钤陈巨来篆刻作品共计二百四十方。葛昌楹又辑邓石如篆刻印谱成《邓印存真》,为研究邓石如篆刻艺术的最佳资料。《丁丑劫余印存》时为丁仁、高时敷、葛昌楹、俞人萃四人于丁丑(一九三七)吴淞战役后将所存之印章钤拓汇辑而成,从明代至民国初年,上下四百余年,共收录二百七十三家印人的一千九百余方印章,是明代以来篆刻丛谱之冠。
《学山堂印谱》
《飞鸿堂印谱》
《学山堂印谱》首页
印谱的产生与发展,其内容与形制的构成及演变,与篆刻艺术的传承、尤其是文人篆刻的发生和明清篆刻流派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是印学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此次“朱蜕华典・中国历代印谱特展”也必将进一步推动印学研究的交流与发展。